兖州区“六抓”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时间:2023-12-24 08:37:01   来源:  作者:  点击:
兖州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点工作之一,六措并举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一抓“源头管控”。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污染项目;定期对辖区内9个饮用水源地开展巡查,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界碑界桩、交通警示牌、宣传牌等保护区标志完整,出现破损及时更换、修缮。建立检查台账,梳理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桥梁穿越情况,以及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的建设维护情况。
二抓“隐患排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标识标牌、违规建设项目、“散乱污”企业和上游地区的污染源,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制药、化工、电镀、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废物、尾矿库和化学品等,强化监督管理,指导督促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针对本级和上级检查中发现的水环境问题,及时整改,切实从源头防止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三抓“日常监控”。全区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站17座,其中1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省控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省质量点水质自动监测站,2个市级水质自动监测站,11个区自动监测站,对监控断面水质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常规指标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全面掌握了全区水质动态,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排查、分析处理。在汛期、枯水期等特殊时段和存在风险隐患的水源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状况,严防汛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威胁供水安全。
四抓“机制建立”。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及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制度,完善水源地“一源一档”环境管理档案,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预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大监督管理。生态环境、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巡查,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水质、安全防护措施、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完成整改,杜绝人为污染现象发生。
五抓“应急响应”。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完善突发环境问题应急机制,保持通讯畅通,关注雨情、水情和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情况,及时研判分析上报。完善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细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措施,储备应急物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守护好环境安全。
六抓“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广播、融媒体等传播平台,广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教育,结合 “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宣传活动和开展的“送法入企促发展”活动等向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向群众宣传、讲解水法、水安全等方面知识,增强企业和群众依法自觉保护饮用水水源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浓厚氛围,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巡河活动,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水源保护的各种活动,提高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312/t20231220_45984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