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为水质改善提供支撑
时间:2023-12-24 09:30:38   来源:  作者:  点击:
今年以来,滨州邹平市积极创新探索监测方式,全力构建多视角、全方位水质监测网络及预警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数据库建设,强化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及应用,科学分析数据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做到水质底数清、可量化、能预警,不断提升水质监测预警与防控能力,为科学推进水污染防治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
一是发挥“自动+手工”两个作用。不断加强水质自动站基础安全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耳目”作用,扎实推进2023年度新增水质自动监测站优化选址,不断优化监测点位,完成唐口桥自动水站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实现对小清河水质的实时监控,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同时,全面开展水质手工加密布点监测,抽调人员成立邹平市水环境工作专班,加强对重点河流沿线、支流开展巡查采样,加大手工采样频次,精准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及时启动应急程序开展溯源排查。针对污水处理厂受进水冲击超标问题,邹平市生态环境部门引入清华大学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和服务团队,对开发区纳管企业重点涉水环节逐一排查取样,对进水渠道管网节点进行排查取样,共对16家企业,64个涉水环节,119个管网节点,共计183个点位(包括加密监测)建立水质指纹库,不断提高监测效率,提升预警能力。
二是做好“规定+自选”两个动作。按照省、市年度监测方案要求,制定邹平市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做到目标清、任务明,规定动作步骤不变、内容不减,认真对县域内小清河、杏花河、胜利河等3条省控及以上主要断面及入河排污口、重点企业排水口进行采样监测,为断面水质改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科学合理增加自选动作,紧密结合水环境工作实际,每月对22个镇街考核断面进行1-2次采样监测,对2个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64项常规监测项目四个季度各进行一次检测,对3个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39项常规监测项目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检测,实现监测点位全覆盖,强化监测分析溯源。2023年,对21家入河排污口开展监测2次,对9个河流断面进行全项目采样监测,累计出具有效水质监测数据1800余个,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是创建“人防+技防”两个机制。充分发挥河长制优势作用,实施河流包干领导“双重”巡查监管机制,属地政府侧重日常巡查,生态环境部门侧重执法监管,加强上下游联防联控,加快形成部门联动、包干镇街领导干部驱动的河流巡查监管新格局、新合力、新成效;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区域视频监控能力建设,强化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运用,实现巡查无死角、监管全方位。2023年以来,巡查监管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无人机执法巡查飞行10余次,对4个镇街及开发区下发督办通知或致函,发现整改问题6个。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312/t20231220_45979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