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色景区 > 正文

中华艺术宫迎来今年第100万位观众,“来上海看美展”蔚然成风

时间:2023-12-23 22:07:30   来源:  作者:   点击:

  1.jpg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左二)与馆领导班子一起向第一百万位观众尹先生(中)赠送中华艺术宫品牌展览“何谓海派”系列画册作为纪念。

  

  12月14日上午,随着观众尹先生从上南路观众通道步入场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迎来本年度第100万位观众,也宣告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今年接待观众总数已突破100万人次。

  ​​​在观众入口处,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携馆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一同欢迎第100万位观众尹先生进馆参观,并为他送上中华艺术宫品牌展览《何谓海派》系列的画册作为纪念。

  尹先生对馆方的准备表示惊喜并感谢。据他介绍,自己从事的是艺术相关工作,长期关注艺术及建筑设计领域,并且在艺术教育方面也有所涉及,当天就是特意从安徽带着学生们来参观的。他表示,自己近几年只要有时间,就会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参观,也会带学艺术的大学生前来领略艺术的魅力。“每次来艺术宫看展都是收获满满,尤其是各项特展、临展的策展水平都很高,从展览内容中能看得到艺术宫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底蕴,又通过展陈设计让我能沉浸其中,带给我许多美的感受。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多多走出课堂,在这里拓宽艺术的眼界。”当尹先生听说明年一月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将推出“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时,他兴奋地说道:“这么重要的展览,一定会来参观,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观众,因为艺术相聚在此。”

  2.jpg

  观众在“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欣赏精彩展品

  近年来,中华艺术宫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城市文脉的挖掘与整理及全球文明的对话,一系列高品质艺术大展的成功举办,发挥了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市民观众的热情追捧。

  其中,《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到最新推出的“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专注梳理海派美术的源流、内涵及影响,阐述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学术研究”+“成果文献”+“美术作品”的方式高质量、成系列地呈现海派艺术全貌。又如“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集中长三角地区艺术资源,展现上海以江南文化为底色的地域特质,承担起传播弘扬江南文化的重要角色。“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成果展则描绘了新时代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成就,通过美术作品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目前,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年末重磅大展“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的第三部,该展因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荟聚珍贵名师力作的含金量,收获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讨论度。而馆内其他展览“美术作品中的上海”“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成果展”“城市·人物——2023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与创作师生作品展”等同样精彩,特色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观众体量三年来首次回升到百万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年上海文化艺术的繁荣盛况,“来上海看美展”已蔚然成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用美术讲好上海故事,助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更好地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3.jpg

  观众在“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展厅讨论作品背后的故事


原文链接:https://whlyj.sh.gov.cn/yshd/20231218/41f0f7f3b23241e1832c0278179075c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服务|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