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实施四大工程提升执法效能
时间:2023-12-02 15:12:19   来源:  作者:  点击: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坚持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统领,突出强基础、补弱项、提能力,深入实施“四大”工程,深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荣获“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和监管能力。
一是深入实施“结构优化”工程,推进队伍“专业化”。为解决执法人员混编混岗现实,弥补执法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统筹整合人员力量,优化人员结构,调整3名参公编制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实现在编在岗人员增至13人,并报请上级批准新招录3名参公人员充实队伍,目前已完成2024年度公务员(参公)报名。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技术人才向执法一线倾斜,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目前,执法队伍硕士及以上学历执法人员占比15.4%,本科以上学历100%;环境类相关专业比例达54%,其中1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执法人员应持证人员持证率达100%。
二是巩固夯实“技术支撑”工程,推进装备“现代化”。整合资源,灵活采取“购买+租赁+服务”的多元装备配备方式,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先后投入资金120多万元。2023年,新增配备PID、FID等现场执法辅助设备装备93台套,切实提升环境行政执法科技监管保障水平。提升后勤保障,租赁5辆车统筹用于日常执法检查,并参照公务用车要求,全部统一机构标志标识,统一队伍形象标识。而且,注重引入专业律师、环保专家参与疑难典型案例会商、交叉帮扶活动等,夯实执法辅助技术支撑力量。
三是深化开展“科技赋能”工程,推进监管“高效化”。安丘市现有固定污染源3500余家,均处置环境信访量约2000件,人少事多、监管被动矛盾突出。围绕“数据多跑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运用于环保监管,打通数据壁垒、物理隔阂,构建点线面立体防控体系,推进全区域、全行业环保智慧监管,促进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目前,全市68个在线监控点位、299个智慧用电监控点位、68个VOCs监控、14个危废监控和10家门禁系统全部联网投用,均可实现“非现场执法”。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实现问题发现“大联通”,今年累计检查帮扶企业2310家,整改问题1700多个,关停取缔“散乱污”22家,信访诉求量同比下降55.7%,执法精准性提高60%以上。
四是大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执法“规范化”。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发“六项禁令”“十不准”等4项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建立考勤值班、发文办事、公章使用、选拔任用等14项机制,优化考核评价、政务服务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突出实训、实战、实效与全员、全年、全过程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导向,在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打造铁军队伍上持续用力。今年先后开展各类专项行动20个,下大力气解决专项领域环境问题;选派执法骨干参加技能比武、交叉检查、案卷评查等活动,不断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选取山东凯地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实战练兵培训基地,夯实实践基础。目前,已立案处罚63件,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9件,免予处罚8件,无行政复议案件、无败诉案件,成效显著。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311/t20231128_45566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金海湖(国家AAAA级...
- 2020-11-27 如今的王府今已成为一条...
- 2020-11-27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
- 2020-11-27 雍和宫(The Lam...
- 2020-11-27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
- 2020-11-27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 2020-11-27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
- 2020-11-27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