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博物馆参与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时间:2023-12-02 12:05:44   来源:  作者:  点击:
按照《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西南岩溶国家公园位于黔桂喀斯特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地理区(即广西、贵州岩溶区域),由广西联合贵州共同开展创建。其中,广西自然博物馆负责承担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大石围天坑—三门海天窗片区两栖爬行动物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任务。
多年来,广西自然博物馆在广西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材料,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以莫运明研究馆员(馆长)为学术带头人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团队,先后主持和组织完成“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等广西自然基金项目,有关珍稀动物资源调查,两栖动物监测和广西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综合考察,《中国南部边境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国际合作项目共30多项。
特别是长期以来,通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和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南岭山地和大瑶山等地区的两栖爬动物资源进行调查与研究,在物种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老山树蛙、广西拟髭蟾、荔浦臭蛙、十万山刘树蛙、弄岗纤树蛙、弄岗狭口蛙、上思掌突蟾、瑶琴蛙等15个广西蛙类新种和三岛掌突蟾、茅索水蛙等近30个中国或广西两栖爬行动物新纪录物种,编著出版了《广西两栖彩色图鉴》等多部专著。本次参与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对进一步提升广西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团队的调查研究能力,丰富馆藏标本和展览教育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莫运明馆长(右二)亲自带队开展野外工作
经过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38个抽样样区86条调查样线、总长度达133.64Km的野外调查工作任务。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55种,包括荔波睑虎、鹰氏壁虎等10多种本地区新纪录物种或疑似新物种。同时,经查证文献资料,明确调查片区的两栖爬行动物共有109种,隶属于4目30科75属,为国家公园的物种编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技术方案,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和选取重点区域继续开展调查,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广西)的创建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发现的本区域新纪录物种(上:鹰氏壁虎 下:荔波睑虎)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wlt.gxzf.gov.cn/zwdt/gzdt/t175326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11-27 2020年还有不足两个...
- 2020-11-27 旅游,是认识一座城市最...
- 2020-11-27 林口县坚持“办一届大会...
- 2020-11-27 12日,中国气象局公共...
- 2020-11-27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
- 2020-11-27 借势2020北京大运河...
- 2020-11-27 文化和旅游部11月18...
- 2020-11-27 11月20日,“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