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加盟 > 正文

吕承俊: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时间:2023-12-02 08:39:56   来源:  作者:   点击:

  河南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发布会现场

  11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河南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的有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二级巡视员吕承俊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常轶旸主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吕承俊在答记者问时介绍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多年来,河南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非遗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河南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不断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

  吕承俊答记者问

  一是建立完善基础保护工作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自2014年颁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并不断完善传承人、资金等管理办法,出台系列纲领性文件,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1030个;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万多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6名,省级1147名。4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其中,太极拳由河南省牵头申报,于2020年“申遗”成功;2022年,“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参与“中国传统茶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联合申报,成为我国第43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全省设立8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2个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量居全国前列。建立非遗保护机制。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9家单位建立省非遗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非遗保护形成合力,省财政近三年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约1.2亿元。

  二是推动非遗在创造中转化。持续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目前有非遗工坊(含非遗扶贫工坊)213个,其中有64个纳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文旅部和乡村振兴局共同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我省有5个入选,居全国首位。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引入国内优质团队,先后在我省15个乡村(古镇、景区)挖掘非遗内涵,活化利用非遗资源,开展乡村营造活动,共落地140个非遗空间、149项非遗文创,探索出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河南经验”,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份。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活动覆盖超2000家非遗店铺,销售额破1亿元。

  三是推动非遗在创新中发展。广泛传播非遗声音。先后组织100多个非遗项目和300多名传承人参加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等全国性展览展会,展示河南非遗魅力;激发传承活力。创新举办2022河南“寻找非遗新青年”活动,挖掘培育青年传承人群,带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支持景区、场馆打造“非遗里的河南”常设展等,非遗被“活化”为可看可感、可亲可爱的产品及体验场景,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秀”,群众欢迎的潮流。

  吕承俊表示,非遗源于生活,“出圈”亦是回归。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持续做好非遗的挖掘、保护、展示和传播,推动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当代功用,焕发新的活力、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中央驻豫媒体代表,省内主流媒体代表等参加了发布会。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3/11-29/2856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