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影像 > 正文

大咖齐聚 共话宣传!“媒体走进生态环境厅”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2023-11-12 09:39:22   来源:  作者:   点击:

  迈入新阶段、融入新格局,新时期的浙江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可以有哪些创新突破?如何抓住融媒体改革的东风,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舆论氛围?5月17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举行“媒体走进生态环境厅”活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虞汉胤参加活动并讲话。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凤凰卫视、浙报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发布、美丽浙江、新浪浙江、腾讯网等13家重量级媒体齐聚一堂,为浙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省生态环境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

  

  郎文荣首先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对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这些年,浙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的殷殷嘱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多个领域形成示范领跑态势。在浙的各家媒体把更多的镜头、更多的笔触对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出了很多生动鲜活、影响深远的新闻报道,推动解决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夯实了舆论基础,营造了良好氛围,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举办之年,落实好、宣传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尤为深远。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广开言路,讲好生态好故事,传递浙江好声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虞汉胤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举办之年,也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的深化之年。本次活动,既是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经验的集中展示,也是省生态环境厅和各媒体共同谋划、创新今后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良好机会,体现了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下一步,要围绕“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报道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经验;结合“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报道美丽中国省域标杆的探索实践;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报道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大调研、解难题的做法成效;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提升舆论监督报道的质量和效果;突出先进性、可学性和推广性,报道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和典型。

  在座谈环节,各媒体围绕浙江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纷纷抛出金点子。“在纪录片拍摄,影视剧创作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争取出圈,扩大影响力。”“希望选择重大宣传主题的时候能够跟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策划,不断保持同频共振?”“宣传形式和模式都需要创新,比如以动漫的形式,把枯燥的语言通过漫画对话展示环保工作。”“希望和省生态环境厅一起挖掘可以在国际上传播的生态好故事,比如有浙江标识度的物种,用小切口讲好美丽浙江好故事。”“如何做到一盘棋非常重要,可以在上下协同做文章,多组织沉浸式的采访报道。”......2个多小时里,媒体嘉宾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倾囊相授,交流不断升温。

  

  活动最后,郎文荣指出,当下生态环境宣传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

  要转变宣传理念。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做好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也是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生态环境系统各部门要转变“只做不说”的老观念和“宣教工作只是宣教部门事”的旧认识,积极主动拥抱媒体、拥抱市场、拥抱互联网,推进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占领制高点、走进群众心坎里。

  要转变宣传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浙江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要以更高的立意、更高的站位,用“小落点,小切口”的角度和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讲好生态好故事,积极传递浙江好声音,做到生态环境宣教工作“天天在身边,天天有新意,天天聚合力”,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火出圈、火出国。

  要转变宣教格局。在“万物皆媒”的时代,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必须以“媒融万物”的主动,在建设运行生态环境系统融媒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各级各类媒体,组建机制化、常态化的信息矩阵、传播矩阵,形成大宣教格局,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传播模式,达到几何级传播的目标。

  

  参加活动的媒体人员还参观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展厅和杭州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指挥中心,观看了“美丽浙江 你我同行”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保工作纪实片。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3/5/19/art_1202652_58939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