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发展 > 正文

(改革之声)集聚化生产 集约化经营 集中式治污 金华浦江县“三统一”整治电镀行业破除发展瓶颈

时间:2023-11-12 10:39:43   来源:  作者:   点击: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并同步推送省厅“官微”,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近年来,浦江县将电镀行业整治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以“专精特新”为出发点,开展了新一轮整治提升。按照“统一规划选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污染治理”三个统一原则,建成金属表面科技园,将原先分散在4个乡镇(街道)的5家电镀企业集中到园区生产,全面实行“三架空”“三集中”“全覆盖”和“分质分流”等治污措施,切实提升行业环境治理水平。

  一、统一规划选址,大力解决发展难题。浦江的电镀企业已经多年发展,虽经多轮整治,仍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老化、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发展,企业面临的“邻避”问题愈发凸显,一些企业多次被周边居民反映投诉。为破除电镀行业发展瓶颈,浦江采取了集聚入园、产业提升的措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一是精准选址。从选址、布局、工艺、治污等方面综合谋划,结合交通运输、防护距离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等因素,精准选址建设园区。二是科学规划。在符合电镀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借鉴省内外电镀园区建设运营经验,编制园区建设方案,对园区布局、污染防治、规模控制进行了详细科学规划。三是全程服务。根据企业现状和诉求,制定了个性化入园“一企一策”方案,全过程跟踪服务电镀企业提升整治及搬迁入园工作。

  二、统一建设标准,努力打造示范园区。园区建设实现“三统一”。一是统一建设标准,编制《浦江县金属表面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实现厂房、车间、公共区域等各要素标准化建设,生产设备、废水输送管道、污水处理设施“三架空”,彻底改变电镀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的传统形象。二是统一工艺标准,园区内企业生产线按最新标准重新设计安装,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全面提升自动化水平,园区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8.3%。三是统一运维标准。园区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均委托专业第三方进行管理,组建了园区“物业”队伍,统一对生产区域的相关设施进行运行维护管理。

  三、统一污染治理,全力助推降本增效。污染治理实现“三化”。一是废水治理精细化。园区电镀废水彻底实现“分质分流”,并细分多达11路处置。如将含镍废水细分为锌镍、化学镍、酸镍三路。细分后,电镀废水产生量减少33%;建成污水处理自动加药、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控,污水处理更加精准、高效;废水重金属指标在线监测实现“全覆盖”。二是废气治理统一化。园区同一幢生产厂房内的同类型废气集中收集,各生产车间采取全负压、全密闭措施,实现废气的高效收集、统一处置。三是危险废物减量化。通过工艺升级和加强管理,每吨电镀废水污泥产生量降低了53%,100吨废水仅产生污泥0.7吨,相比其他电镀企业产泥量减少了44%,电镀污泥基本实现“零综合成本处置”。同时,园区每年可减少废弃包装物12吨。

  通过电镀产业集聚整治提升,浦江县实现了能耗污染的显著下降和产业质量的整体提升,实现了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通过整治,实现重金属减排492.774千克,占金华市“十四五”减排任务的77.3%,提前3年超额完成重金属减排任务,区域环境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权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3/11/6/art_1201818_589495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