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景区影像 > 正文

豫剧《杜甫·大河之子》即将上演

时间:2023-11-12 02:24:55   来源:  作者:   点击:

  11月7日晚19:30,第五届豫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由郑州市豫剧艺术中心在郑州大剧院戏曲剧场为大家呈现豫剧《杜甫·大河之子》。

  豫剧《杜甫·大河之子》即将上演

  公元746年,杜甫赴长安应试,途经石壕村,在这里结识了石伯一家人,结交了好友郑武。一场“野无遗贤”的应试闹剧,浇熄了杜甫科举的希望,由此开始了十三载困守长安的漂泊生涯,一家人只能靠卖簪度日。大唐开边,举国征丁,石伯来长安求助杜甫,杜甫无能为力。安禄山起兵造反,其子安庆绪攻克长安。杜甫和郑武被叛兵抓获,郑武投降,杜甫入狱。郑武受良心谴责,幡然悔悟,帮助杜甫逃跑。杜甫被封为左拾遗,却因上谏被贬华州。杜甫再次途经石壕村,问询石伯和老妪,得知二郎三郎边关战死,五郎被抓丁服役,家里只剩下儿媳和一个尚在襁褓的孙子。是夜,官兵又来,石伯逃走,老妪被抓走服役。石壕村人离乡逃荒,杜甫远赴巴蜀。

  本剧截取了杜甫赴长安应试至远赴巴蜀这段历史,以杜甫事迹为主线,以石伯一家人的命运变迁为辅线,以黄河为戏剧底色,展开了一幅安史之乱前后大唐由盛转衰的宏大历史画卷。展现了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描写了诗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悲悯情结和“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毅品格。

  一个人,一条河,一个石壕村,一座长安城,中华民族历经忧患,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是什么?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存续至今的基因是什么?奔腾的黄河,忧患的杜诗,从其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王璐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3/11-07/28437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