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沿黄九省非遗传人亮绝活尽展黄河风情

时间:2023-11-12 01:25:36   来源:  作者:   点击:

  

  

  

  

  沿黄九省500余只布老虎欢聚一堂,二十四节气花馍集中亮相,精彩非遗表演轮番上演……11月8日,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亮点纷呈,沿黄9个省(区)的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亮出绝活,展示各地特色。前来参观的市民不仅可以逛、可以拍、可以吃,还可以玩,近距离纵览黄河沿岸独具魅力的乡土风情。

  布老虎花馍矩阵尽显黄河文化

  展厅里,由大小不同的500余只红红火火布老虎组成的矩阵吸引了众人的打卡拍照。这些布老虎来自沿黄九省,有平安虎、团圆虎、如意虎,风格不同,形态各异,憨态可掬。

  其中,最大的是位于矩阵中心的山西黎侯虎。黎侯虎制作技艺已有2700年历史,它承载着无限的祝福和祈盼,也寓意着大河奔流不息,黄河儿女虎虎生威、无比勇健。

  同样以矩阵形式出现在展厅内的还有沿黄九省带来的花馍矩阵,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造型独特、寓意美好的花馍,无声地诉说着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

  值得一看的还有二十四节气花馍矩阵。山西省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杨刚与团队历时40天精心制作了春分、雨水、惊蛰等二十四节气花馍。其中,以“燕子飞来衔春归,蝴蝶飞舞驻花田”为意境创意制作的春分面塑、雨水面塑生动展现了“春江水暖,草木逐青”的景象,惊蛰面塑上除了“燕子”在伸展翅膀,还有几颗“梨”点缀在上方,每个花馍都制作得非常精美。

  此外,来自兰州的“宝贝”——羊皮筏子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如今,人们节假日出行旅游,到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河段或在甘肃景泰石林龙弯村河段,都能乘上羊皮筏子这件古老的运输工具,在黄河中领略大漠风情和黄河石林粗犷壮美的西部景观。

  “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是兰州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德宝是这项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向大家热情地介绍着这项古老的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以大兴安岭的油松及北方的柳木、榆木为原料,经过凿眼、拉卯、做榫楔、做码口、驮梁和大轴等加工制作,最后现场安装完成。

  山西面食表演邂逅舌尖艺术

  在C2展厅中心展示区传出阵阵叫好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西面食技艺传承人王彦芳、徐振海等人为大家表演骑着独轮车做刀削面,踩高跷摇呼啦圈制作剪刀面、面气球等面食制作技艺,向市民展示山西面食文化。展会期间,每天会有3个场次的面食演出。

  精彩的非遗表演,让参展市民大饱眼福;刚出锅的头脑、热乎乎的元宵等山西美食,让大家一饱口福。“山西的头脑是名吃,一直没有机会品尝。这次参加黄河非遗大展,一定要尝尝这地道的山西非遗美食。”在山西非遗美食展区,前来参观的王宏观看非遗传承人制作头脑时,已按捺不住要品尝这纯正的味道。

  一次拍尽全国美食,不是不可以!此次大展专门设立了全国美食打卡点,汇聚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性美食“模型”,每个模型都制作得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市民在此拍照打卡。

  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除了欣赏非遗、体验非遗、品尝非遗,还能在游戏世界里畅玩非遗。

  在腾讯展厅中,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网络游戏与黄河非遗相结合,在游戏中还原黄河人文风貌,让用户在游戏中领略黄河的文化魅力。此外,腾讯游戏融入线下文旅场景,通过游戏内容吸引用户来到现场参与活动体验;尝试IP文创助力保护传承,将游戏IP同非遗作品创作相结合,吸引游戏IP的爱好者认识非遗、喜爱非遗。

  聚焦当下,联动黄河非遗大展探索山海世界。腾讯游戏《妄想山海》联动沿黄6个省将12项黄河非遗文化植入游戏中,设置“遇见黄河”文化展览长廊,展出黄河非遗展品。同时,文化长廊内放置非遗唱片机,玩家可前往交互选择播放音乐,感受传统龙头琴乐器、花儿民歌的别样魅力。

  大展期间,游戏内还推出了“山海国风献礼”及“遇见黄河”活动,完成活动任务,如参观展览、展览合影等可以获得如西秦刺绣帽子饰品、静乐剪纸家园贴画、“遇见黄河”国风名片背景板等国风非遗好礼。

  展望未来,游戏动捕技术带来无限可能。据悉,今后将运用动作捕捉技术,为黄河非遗拳种太谷形意拳进行实时动捕还原,并应用于山西文旅虚拟星推官“青鸟”形象,助力山西省对黄河非遗文化的数字再现、保护传承。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wlxx/202311/t20231110_94235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