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消存量、控增量、扩容量 太原出台攻坚措施全力做好水文章
时间:2023-11-01 01:59:59   来源:  作者:  点击:
索引号:
主题分类:
来源: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太原市近日有针对性出台“短、平、快”12项攻坚措施,坚持消存量、控增量、扩容量,全力做好“水文章”,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地表水水体自净能力,确保太原6个国考断面今年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根据山西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考核要求,今年太原市境内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河底村、迎泽桥、韩武村等6个国考断面必须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汾河水库出口、李八沟、上兰、河底村、迎泽桥等5个断面均已达到考核标准。只有韩武村断面是唯一没有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的断面,为Ⅳ类水质,成为目前太原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1月—8月,受汛期雨污混排、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汾河河道生态流量严重不足,以及重点支流、河渠水质不达标等四大因素影响,国考韩武村断面氨氮平均浓度为1.213毫克/升,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0.213倍。 为此,在消除存量方面,太原市将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加大对韩武村断面水质影响较重的支流污水的管控,杜绝污水直排汾河。 针对尖草坪区南线排洪渠、清徐县城吴柳退水渠、清徐县乌象民退水渠排水超标问题,太原市确定将太钢工业排水排至汾河景区,将清徐县城污水处理厂排水继续排入南白石河外,在入汾河口末端截污,将其余排水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在控增量方面,太原市多措并举加快污染处理设施建设。 针对晋源区河西南部退水渠,立即启动沿线的农村及小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对河道进行清淤,强化对入汾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运用南开大学的水处理技术,降低排水氨氮浓度。 针对小店区太榆退水渠,一是对沿线农村污水站加强运维、正常稳定运行,每日监测排水水质,确保排水稳定达标;二是对沿线两岸畜禽养殖进行全面排查,分类处置,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置率达100%,确保畜禽养殖场粪污水不得进入地表水体;三是加快推进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尽快启动19个村截污纳管进汾东污水处理厂工程。 针对北张退水渠,将上游截污水存储引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得因溢流影响韩武村断面水质达标。 针对清徐县3条入汾退水渠,加快推进河东北总退水渠、乌象民退水渠、城吴柳退水渠3个人工潜流湿地工程的建设进度,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 针对杨兴河尖草坪区段,对河道进行清淤清垃圾,对未截污纳管的污水采取应急措施,坚决杜绝不达标污水入河。 长期以来,汾河太原段受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汾河一坝二坝的控制,以及东西干渠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的分流影响,导致汾河干流时常处于断流或低流量状态。还有经过截污纳管,治理后的“九河”也成了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北沙河、南沙河常年“有河无水”;九院沙河、虎峪河、玉门河、冶峪河等常年“细水长流”。 对此,在扩容量方面,太原市要求水务部门协调开展汾河生态补水,严禁非法取水,扩大河道环境容量,提升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严禁大水漫灌,严控冬春浇地用水,农灌退水不得排入地表水体。 另外,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各个断面的水质监测,加密监测频次,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对19处重点断面开展每周一次的手工监测,将监测结果向各县(市、区)通报。加强污水处理厂、涉水工业企业、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管巡查,依法严肃查处超标排放、偷排偷放行为。同时由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成立督导帮扶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常态化帮扶指导工作,使各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关资讯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nxi.gov.cn/gzdt/sjdt/202310/t20231026_94142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0-07-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
- 2020-07-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 2020-07-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 2020-11-26 近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 2020-11-26 展示技艺,亮出绝活,尽...
- 2021-03-31
-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