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惠景区 > 正文

翼城:守住乡情 留住文化

时间:2023-10-22 07:10:12   来源:  作者:   点击:

  

  “十多分钟打下来,浑身轻快舒爽。”近日,翼城县十河村村民王爱霞介绍说,打浑身板已成为她多年来的健身习惯。每天清晨,在县城公园、社区活动中心、乡镇文化广场都能见到人们手持浑身板,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舞动身姿,拍打肩、腰、膝、腿等部位,这是翼城县浑身板康养健身操。

  浑身板也叫“花板子”,起源于晋南农民用木板打谷的劳动场面,是一种从劳动动作到利用劳动工具进行健身的活动,再发展到庆丰收、闹社火的民间舞蹈。演员表演时手执三块合一的檀木板,在浑身上下敲击出不同节奏,舞姿“如飞花着身”,音效“似掌声悦耳”,打到高潮处,满场板声激越,令人热血奔涌。202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翼城县将浑身板编排了一套康养健身操,以翼城琴书和西阎民歌的旋律为基础,根据穴位健身养生创编动作,让浑身板不仅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还有了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翼城县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导向,大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保护发展工程,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目前,该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

  绕城东西南北走,处处皆闻花鼓声。翼城县还是著名的花鼓之乡,该县建立了集科研、教学、展演于一体的翼城花鼓传承基地,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翼城花鼓、翼城琴书和翼城浑身板,培养非遗传承工作的后备军。该县还将非遗项目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实施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各学校都有表演队伍,翼城花鼓、浑身板打响全国,孩子们走出县城,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并在国家级比赛上获奖。翼城中学学生朱研璞从小学习打花鼓,和同学们一起将非遗文化表演带到全国各地。他说:“打花鼓让我们从乡土中吸取成长力量,成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我们年轻一辈要继续努力,把家乡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今,翼城县北关小学培养了一茬一茬的花鼓幼苗,古老的翼城花鼓艺术在这里代代传承、新花绽放。据统计,该校已培养了30多批队员,总人数达上万人;翼城三中将非遗课堂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组建了千人花鼓表演队伍;西阎学校各班有丑花鼓表演小队,各年级有花鼓表演大队,学校有花鼓表演校队;西街小学通过集体传承、精品传承、班班传承、人人传承,打出了完整优质的浑身板课程,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翼城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翼城县人民文化馆馆长邹亚莉介绍,该县将通过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专业性研讨等形式,让非遗项目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群众中普及,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被看见,让悠久且灿烂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关注到,进而被喜爱、被发扬。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310/t20231019_94062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环保项目简介| 免责声明|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