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景区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圣地 > 正文

浙江联合四川专为戏曲办这场交流活动,释放了哪些信号?

时间:2023-09-17 06:10:21   来源:  作者:   点击: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发自宁波

  9月12日,“川越未来——浙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在宁波举行,当天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全国从事戏曲研究的高校专家和学者,就浙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为东西部协作注入文化新内涵。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承办。

  

  交流现场

  名家:做戏曲研究要“眼光长远”多下“田野”

  “重回浙江,我其实有一大遗憾,今天就说点在其他地方没说过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傅谨一席真诚的发言,令不少与会者深思。这位以《20世纪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戏曲研究深受业内尊重的大学者,30年前曾在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

  

  傅谨

  他感叹,自己要是当时在浙江了解更多本地的一手材料,应该对当代戏曲生态研究有更细腻的了解,随着日后研究的深入,他越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并提醒从事戏曲研究的年轻人,一定要重视本土戏曲的研究,多做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拥有学者一贯的反思精神,他认为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都应该是基于“知识的增长”,学者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这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理论的辨析。

  做戏曲研究,必然绕不过创新和传承的关系,傅谨希望大家把眼光放长远,做今天的学问,与研究昨天的历史紧密相连。他打个比方,中国戏曲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这是一笔非常独特和珍贵的财富,如果我们丢掉这些去做戏曲研究,就像无根之木。戏曲没有过去,未来就像是一片浮萍。有新技术的词汇可能会让文章很漂亮,但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是否实现创造性的发现,还是简单地套用概念,这需要深思。每次研究若是能形成自己独有的研究体系,才能长远地对未来研究提供真正的积累,形成自己的研究高峰。“我们研究者走进剧场看看,就会发现,越传统的戏曲,其实对年轻人来说,越有吸引力。”他也希望,川剧的许多优秀传统一定要抓紧传承下来,多向越剧、秦腔、昆曲等学习。

  新秀:警惕戏曲“破圈”和“跨界”的数字陷阱

  交流中,在“川越未来——浙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征文中获奖的作者,也结合获奖作品带着观点“有备而来”,不少想法令在场嘉宾耳目一新,其中还有两位获奖者是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对象。

  北京印刷学院讲师、编剧马潇婧既像当下年轻人一样深度拥抱数字化媒体,也深思这样的背景下,戏剧“破局之路”和存在的数字陷阱。目前,不少戏剧在沉浸式叙事的热潮之中,媒介融合的跨界,也出现了戏剧传播的模式的更迭,不少戏曲元素融入到游戏、短视频、直播中,它们让戏曲创作者重新思考戏曲与剧场、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但这些都不能完全颠覆戏剧的本体结构,偏离故事内在情感逻辑和舞台叙事: “沉浸化、网络化,不是颠覆和变革,而是赋能和发展的关系。”

  她的研究和关注戏曲短视频传播的四川传媒学院讲师刘蔚然契合,刘蔚然梳理了四川省川剧院、四川非遗等账号后发现,目前四川戏曲传播已经形成主流媒体、专业机构、自媒体的多重模式,但总体来看呈现的视频内容多为川剧绝活儿,缺乏国际化的传播和更为多样的优质内容。

  还有不少浙江的研究者,以微小的角度和务实的切口,贡献了独到的学术观点。

  

  年轻学者分享观点

  共识:扩展东西协作,形成“戏曲共同体”

  “这个研讨会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四川和浙江的地方特色,又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除了理论研究,晚上还有两地戏曲的表演,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交流。”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李蔚看来,艺术研究工作应该为文化自信增加学术力量,这样才能肩负起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她也提醒研究者,要重视戏曲数字化工作,数据是新时代的金矿,不能对这个宝贵财富视而不见,戏曲工作者要重视戏曲资源数据化,让这些数据形成知识体系,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当然数字传播也不能破坏戏曲的自然规律。

  

  李蔚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周琪提起话剧《哥本哈根》和近期热映的电影《奥本海默》,他认为目前戏曲创作中还缺乏充满深度和灵魂冲撞的新作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品,希望这种共同体也是戏曲共同体,未来的“川越未来”活动能变成东西协作的活动,多推年轻人,多扶持年轻人,给他们好平台,让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中国戏曲的精神命脉。

  不少与会专家也表示赞同,戏曲在新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戏曲界多交流,多借鉴,多碰撞,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大家的期望也和承办方负责人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谢竹峰的打算不谋而合,谢竹峰透露,未来希望“川越未来”首先要在学术上为行业提供更多专业的智力支持,此外也要增强东西部协作的范围,让陕西、甘肃、山东等更多省份加入进来,形成更多的品牌学术活动。

  当天,与会专家们还参观了甬剧艺术博物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晚上还观看了浙川两地戏曲名家新秀的戏曲演出。

  (图片由主办方授权提供)


原文链接:http://wlt.sc.gov.cn/scwlt/wlyw/2023/9/13/0a42d69252d243da9ce10f870ce468d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服务|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景区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景区舆情网 jingqu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99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